最新发布:
栏目导航

学习“载人深潜精神”,为核医学发展做贡献

    蔚蓝的天空有多高远,深蓝的海洋有多深邃?“神九上天,蛟龙入海”,让中华儿女“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得以实现。11月1日,我所邀请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第一副总设计师、702所副所长崔维成教授作题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研制及其意义”的专题讲座。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秋萍主持,全所中层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科研及科技开发人员参加学习。

    崔教授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与海上试验、研制过程中的知识创新、载人深潜精神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三大方面,展现了“蛟龙号”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的坚持、梦想与精神。那是一份“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从中船重工第702所提出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建议,到“蛟龙”号正式立项,经过了整整十年,而从2002立项伊始,又一个十年,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技术创新,“蛟龙”人走完了国外同行们用了近60年才走完的路;那是一个科幻般的“蓝色梦想”,每次海试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不曾阻挡他们追逐梦想的步伐,仅在7000米海试阶段就完成了6次下潜,3次穿越7000米深度,刷新了中国的海潜深度;那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科研创新精神,“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技创新团队用智慧与汗水浇铸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谱写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崔教授以生动风趣的语言、翔实丰富的资料、直观形象的图片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为我们揭开了“蛟龙号”的神秘面纱,使大家了解到了“蛟龙号”研制的艰辛和科研团队的执着,分享了他们成功的快乐,“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我所广大干部职工,大家将把这一精神力量化作科研创新的实际行动,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奋发有为,为实现核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和力量。(文 组织人事科 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