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射紊乱,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在病程中常并发心脏、血管、肾脏、眼、神经系统疾病及感染,是危害人体健康较严重的、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此病不但见于少年、青年和中年、更多见于老年,而老年人症状常不明显,应定期检查尿糖、血糖(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体力活动的减少、工作压力的增加,使糖尿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且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一旦患上将逐渐发展并伴随一生,这就要求患者具备与糖尿病终身相伴的知识与能力。江原医院内分泌科周雪娟护士长提醒说糖尿病是一种可影响全身的疾病,仅仅控制好血糖是不够的,其治疗目标是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和让病人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采取药物、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及健康教育综合治疗手段,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尤为重要。在多年的糖尿病专科工作中,周护士长总结出一套患者家庭护理要点如下:
1.药物治疗:发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已确诊为糖尿病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养成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了解低血糖发生时的症状与处理,适时自救。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及时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调节降糖药量。
2.血糖监测: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在于可以调整药物治疗、避免发生并发症;随时把握血糖水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合理的饮食、运动。一般时间段推荐:空腹血糖的监测、每餐前的血糖监测、每餐后的2小时的血糖监测、晚间或临睡前的血糖监测、必要时加测临晨1-3时的血糖、其他特殊时间血糖。
3.调整生活规律:糖尿病属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每周按时测量体重,作为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4.合理饮食调配:少进甜食、根茎类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药,要适当限制水果。应增进粗纤维的食物及蔬菜如:糙米、玉米、豆类、绿叶蔬菜、白菜、绿豆芽、黄瓜、芹菜、西红柿、冬瓜、黄瓜等;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蛋、奶、鱼类;选用植物油,少进动物内脏类食物等。一天中进食次数和主食量,可根据病情、活动量和用降糖药物情况来调整。主食控制:休息者一日200-250克;轻劳动者为250-300克;中等体力劳动者为300-400克。病情轻者,每日3餐,主食分配量为1:2:2的比例;血糖控制不好,可将每日主食分为4-6次进餐;若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在两餐之间及睡前加餐。加餐量从三餐主食中减下1/3量。加餐可吃面包、鸡蛋、豆腐干、花生米等,以防止发生低血糖。
5.坚持适当的活动:适当规律的活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操,打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舞、打乒乓球、游泳、跑步。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爱好,选择活动方式,要持之以恒。活动时间选餐后1一1.5小时开始,是降血糖的最佳时间。老年肥胖病人早起床后可轻度活动。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应避开高峰时间进行活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6.保护皮肤: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情况下每周要洗澡,换衣裤l一2次。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要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清洗会阴部,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要特别注意保护双脚,避免穿紧袜子和硬底鞋,以免发生足部溃疡进而发展成坏疽,糖尿病可以引起截肢,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12.4%是因为糖尿病足,保护方法如下:
(1)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颜色,有无水疱、破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用温水洗脚(切忌过热),当下肢感觉减退时,可用手背或前臂皮肤测试水温,用毛巾小心擦干脚趾,做足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不要用频谱仪做足部治疗,以免烫伤。
(3)保持鞋袜清洁,大小合适,以宽松柔软为宜,切勿穿硬底鞋及凉鞋。
(4)修剪指(趾)甲切忌太短,自己不要修剪鸡眼与胼胝,不要随意摘肉刺或撕翘皮以免造成感染。
(5)一旦足部有小伤口或感染及时到医院处理。
7.牙齿护理:用软毛牙刷刷牙,每日2次,每月更换牙刷。餐后要漱口,最好用淡盐水漱口可抑制口腔细菌生长。定期做口腔检查,如有牙龈出血、肿胀、脓液,及时看牙科医生。
8.患病期间护理:患病(如感冒、腹泻等)会使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血糖升高,极易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重者危及生命。当糖尿病患者居家患病时,一定要有及时就医意识,在医生指导下调节血糖。
9.糖尿病与旅行:外出旅行更需关注自己身体情况,避免病情加重。带上糖尿病治疗卡,注明姓名、联系方式、目前用药,带上足够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勿托运,随身携带点心和处理低血糖的食品,常规检查血糖。量力而行,防止过度疲劳,尽量定时、定量就餐,按时、按量用药,及时足量饮水,要熟悉应付意外及自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