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传来消息,由该所和中国药科大学完成的“分子核医学技术在神经精神疾病和抗肿瘤药物研发中的创新研究”荣获200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昨天,记者获悉,是数千只小白鼠成就了这一医学大奖。
通常情况下,医生诊断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时,只能通过患者的外观具体行为表现进行诊断和治疗,然而这些疾病一旦呈现发病症状,治疗时难以掌握。为此,一种名为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化学药物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它打入人的大脑内,通过脑受体显像技术,观察人的大脑内多巴胺等物质有无变化,从而确定患者是否具有帕金森、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等病症,以及这些病症发病的阶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另外,科研人员还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的中药。肿瘤患者的血供比较丰富,血液浓度越高,血管生长越高,其肿瘤生长和扩张越快,科研人员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一种中药能够抑制血管的生长速度,从而控制肿瘤病人的病情。
科研人员介绍,他们历经十几年的研究,是数以千只的白鼠成就了这一医学大奖,记者于是走进实验室一探究竟。
实验室里,有一台类似于CT的仪器,但它比较小,检查范围的直径只有12厘米,医学人员介绍,这是全省唯一的一台给动物拍片子的仪器。工作人员首先将仪器上铺设一次性医学棉布,以防交叉感染,随后,他们将笼子的小白鼠拎出来塞入一个密封透明的盒子中,几秒钟后,原本活蹦乱跳的白鼠慢慢失去知觉,四脚朝天地躺在盒子里一动不动。科研人员说,他们刚才将麻醉气体放入盒子内,白鼠闻到后慢慢失去知觉,这样才能给白鼠拍片子。医学人员将“晕眩”的白鼠拿出来放在仪器内,从尾巴到头部,用胶布进行五花大绑后开始检查拍片子。实验的过程充满艰辛,一只白鼠失败了,再用另外一只……就这样,历经十多年,一只又一只白鼠成就了这个医学大奖。
据科研人员介绍,中华医学科技奖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的面向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因技术含量高,竞争激烈,在业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研发的科研成果荣膺中华科技奖,这是无锡市唯一的一个医学科研成果。目前这项科研成果仍然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他们已经和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在部分人群中使用,不久后将正式在临床上推广。(扬子晚报 季娜娜)